亿宏信息网 亿宏信息网 香雨尚新闻-绿色清新版新闻系统(全自动采集发布)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本文内容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源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发布时间:源自:网络整理作者:admin阅读()

  全国耕地总量2021年以来连续3年净增加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源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常 钦

  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闫振,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介绍情况。

  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刘国洪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自然资源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聚焦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建立经济奖惩机制,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聚焦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1年以来,找矿资金投入连续3年增长,有力促进了矿产资源增储上产。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长江经济带等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实施,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正抓紧编制。持续优化规划和土地政策,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服务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村庄规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持续推进大洋、极地科学考察。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强化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和标准控制,2012年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45%;推进绿色勘查开发,所有在产矿山涉及的125个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最低指标全覆盖;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吴海洋介绍,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立足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供给能力,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矿业绿色转型发展。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刘国洪介绍,将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前提下,从三个方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土地资源更好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把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以补定占”,强化省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耕地占补平衡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真正做到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

  立足高效衔接宏观政策与区域发展,完善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围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和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精准保障水平,让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同时要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配置机制。

  立足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健全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政策体系。一方面,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存量土地资产,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用地需求。完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规则、交易服务平台,促进存量土地使用权交易。另一方面,健全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统筹,引导有序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善土地收储机制,更好发挥开发储备、供应调节作用;加大政策激励,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复合利用,探索用途合理转换,总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何广顺介绍,近年来,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不断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加强用海要素保障,推动养殖、风电等产业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推动用海模式由平面向立体和复合利用转变。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动国家公园建设

欢迎分享转载→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源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Copyright © 2012-2022 亿宏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意见信箱:hh7000@qq.com 友情链接: